維珍集團(Virgin Group)的創辦人理查.布蘭森(Richard Branson)爵士,除了擁有數十億美元的身家外,自身更是個知名的探險家,曾經親自參與過包括乘船橫越大西洋、乘氣球橫越大西洋、乘氣球橫越太平洋等多項速度紀錄的達成。現在經過長久的等待,維珍旗下的 Virgin Galactic 終於從先前失事事件的陰影中走出,測試進度也終於回到了正軌,富有冒險精神的 Branson 爵士也宣佈了將成為第一批「民間太空人」的一員,上太空邊緣一遊。
對於什麼時候能實現,Branson 爵士信心滿滿地向 BBC Radio 4 表示他的首飛將在「數月,而非數年內」發生。不過雖然 Branson 的「時間表膨風」問題沒有 Musk 嚴重,但過去 Branson 也是有過不少「過度樂觀」的工業內視鏡前科,因此 Virgin Galactic 是否真的能這麼快就進行商轉,還是有著不小的問號。
工業內視鏡是根據石油化工、工業機械、電子電氣工業、航空航天等直管道內表面的檢測要求而設計、生產的新型高科技產品,它集光、機、電、圖像處理軟件與一體,工業內視鏡檢查儀配備高分辨率彩色監視器或USB口的筆計本電腦攜帶更方便,觀察圖像更清晰,使操作者利用高倍清晰彩色感光芯片,將觀察到的疑點及探傷部位借助獨有的專業軟件處理系統,進行凍結、放大、分析、測量、打印報告,極大提高判斷管道內壁探傷部位的準確性。探頭設計為直視和側視兩個鏡頭,可對管壁做360°掃描觀察,使用方便、可靠。如對渦輪機、管道、冷凝器管、泵、鍋爐、熱交換器,閥門、壓力容器等重要設備進行缺陷探測、狀態監測的檢查和維護都需要用到,核電站、風力電廠、水力發電廠、火力電廠以及電力建設單位的設備檢測更是不可缺少。
無論如何,Branson 這顯工業內視鏡然是在拉抬 Virgin Galactic 的聲勢,只是短時間之內大概還是只有富豪們才玩得這種旅行,我們一般人就... 看看就好了。
在原子力顯微鏡中,有一個對原子作用力非常敏感的懸臂〈cantilever〉,其前端有一個微小探針。當探針在材料表面掃描時,探針尖端原子與樣品表面原子之間產生極其微弱的排斥力或吸引力,此作用力造成懸臂彎曲或偏斜。再利用低功率雷射打在懸臂上,藉由感光二極體感測器量測反射的雷射光訊號,來分析懸臂的變形程度及方向,再經電腦計算作用力大小,便可呈現樣品表面原子級的三維圖像。原子力顯微鏡可分析各種薄膜表面形態粗糙度、量子點大小等,亦可精確分析奈米元件的表面結構,以控制晶片微影及蝕刻製程。此外尚能用以觀察生物細胞、微生物、病毒、DNA 雙螺旋等結構,更可進一步描繪出胺基酸分子中的碳、氫原子結構。這些前所未有的發現,將對生命體中重要結構的解析帶來關鍵性影響。